江西省大余县梅关中学高中毕业证样本模板/图片

admin 阅读:14 2025-02-22 12:57:15 评论:0

高清原版样本

中学高中毕业证样本图片.jpg

江西省大余县梅关中学2011年高中毕业证样本模板/图片

江西省大余县是一个历史悠久、文化底蕴深厚、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,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:

一、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

大余县位于江西省西南端,赣州市西南部,地处赣、粤、湘三省交汇处,被誉为江西的“南大门”或“西南门户”。

它东北与南康区相连,东南与信丰县交壤,西北与崇义县毗邻,南与广东省南雄市襟连,西界广东省仁化县。

全县国土面积1368平方公里,辖8个镇、3个乡(另有说法为辖11个乡镇),总人口31万(2023年末常住人口为26.41万人)。

二、历史沿革

大余古称南安、大庾,秦时设关,汉朝庾胜将军筑城驻守得名大庾岭。

隋开皇十年(590年)置大余县,迄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。

北宋设南安军,元代为南安路,明清称南安府,沿袭至民国元年。

1957年5月,经国务院批准改称大余县。

三、文化底蕴

理学源地:大余是中国理学的孕育和发源地。北宋庆历五年(1045年),周敦颐任南安军司理参军时,在此讲学并奠定了理学基础。程颢、程颐拜周敦颐为师,后成为北宋理学奠基人。

红色圣地:大余是中央苏区县,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主阵地,是新四军的重要组建地。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毛泽东、朱德、彭德怀等曾在此开展斗争。

文化名人: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取材大余民间故事,创作了千古绝唱《牡丹亭》。此外,宋之问、韩愈、寇准、王安石、苏辙、黄庭坚、文天祥、戚继光、朱熹等文人贤达也曾驻足于此,留下千余首咏梅佳作。

四、自然资源与旅游景点

自然资源:大余县森林覆盖率达76.7%,旅游资源丰富。境内有龙山瀑布群、三江口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。

旅游景点:

丫山旅游度假区:国家AAAA级景区,以奇峰叠翠、瀑布绵绵的生态度假天堂而著称。

梅关古驿道:与古唐宋所辟梅关一同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是古代“海上丝绸之路”陆路的核心通道。

牡丹亭:以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传世之作《牡丹亭》为背景而建的景区。

三江口景区:拥有古木参天的原始次森林。

五、经济发展

产业结构:大余县紧抓产业发展机遇,着力打造钨及有色金属、锂电新能源和微纳粉体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,构建起“3+N”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。

招商引资:大余县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,通过招商推介会等方式吸引投资。成功引进了金石合金、品信新材、晟运新材等众多延链企业。

乡村振兴: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,大余县致力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不断完善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机制,并集中资源解决教育、医疗、住房和饮水安全等问题。同时,积极借鉴浙江“千万工程”的成功经验,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工作。

六、社会事业

教育文化:大余县重视教育文化事业发展,整合梅关古驿道、牡丹亭、道源书院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景观,成功打造出一处“城市历史文化会客厅”。

医疗卫生:大余县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,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。

民生保障:大余县致力于解决重点民生实事,推动关键民生项目有序进展。同时,增加就业岗位和学位等“七个位”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。


本文 毕业证样本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www.byztp.com/gzbyz/3197.html

声明

1.四季青全为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; 2.图片年份有1991年,1992年,1993年,1994年,1995年,1996年,1997年,1998年,1999年,2000年,2001 年 ,2002年,2003年,2004年,2005年,2006年,2007年,2008年,2009年,2010年,2011年,2012年,2013 年,2014年,2015年,2016年,2017年,2018 年,2019年,2020年,2021年,2022年至今;

发表评论